第290章 汉魏发兵攻东吴,孙十万金蝉脱壳(_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
奇书网 > 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> 第290章 汉魏发兵攻东吴,孙十万金蝉脱壳(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0章 汉魏发兵攻东吴,孙十万金蝉脱壳(

  诸葛乔唤来堂弟诸葛望,嘱咐道:“孙登、朱然、朱桓等人,叛汉在前,羞辱诸葛家在后。”

  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!”

  “我将于十月秋祭后,亲引荆州水陆大军攻灭伪吴,誓要生擒孙登、朱然、朱桓等人。”

  “现邀请诸葛恪和诸葛融,共同发兵攻灭伪吴。”

  诸葛望讶异:“将军,诸葛恪和诸葛融在合肥只是降将,如何能共同发兵?”

  诸葛乔泛起冷笑:“我只是想借诸葛恪和诸葛融之口,让满宠知道我要发兵攻灭伪吴这事。”

  “诸葛恪和诸葛融是没兵,满宠有兵就足够了。”

  “毋要多疑,速去速回。”

  诸葛乔的动作很快。

  在派遣诸葛望前往合肥的期间,荆州的战船再次被调动。

  大量的战船开赴樊口。

  连宣战宣言都没有,荆州的战船就开始猛攻樊口。

  十月秋祭?

  那是说给满宠听的。

  兵贵神速。

  又不是春秋约战,还得在战前通知对方。

  诸葛乔更是亲临樊口,誓要在柴桑援兵抵达前,一鼓作气的拿下樊口。

  汉兵忽然的攻势,让樊口的孙奂又气又怒。

  攻灭陆逊一战,汉兵就围过樊口。

  因为孙奂严防死守,再加上朱然引兵来救,汉兵就暂时撤回了江夏。

  本以为汉兵短时间不会再来了,朱然又返回了建业。

  结果。

  汉兵只是回江夏整军。

  再来时,就不是一支偏军,而是兵强舟广的主力水师!

  “汉狗可恶!”

  “这是要趁机灭了大吴吗?”

  虽然心中怒气难遏,但孙奂却是无能为力。

  守樊口就很艰难了,更别提反攻泄愤了。

  另一边。

  诸葛望来到合肥,点名要见诸葛恪和诸葛融。

  听得是诸葛望在城下,诸葛恪和诸葛融皆是惊讶。

  满宠问向诸葛恪:“元逊,这诸葛望是何人?”

  诸葛恪忙道:“禀将军,诸葛望乃是我三叔诸葛均的长子,目前在荆州诸葛乔身边任职。”

  满宠眯眼:“既然是你的堂兄弟,又岂能怠慢了,许你兄弟出城跟诸葛望一见。”

  诸葛恪微微迟疑,道:“融弟可留在合肥,我一人出城就可以了。”

  留诸葛融在城中,有当人质之意。

  满宠也不客气,同意了诸葛恪的提议。

  不多时。

  诸葛恪来到城外跟诸葛望见面。

  行礼叙毕,诸葛恪直言问道:“望弟来见我,所为何事?”

  诸葛望见诸葛恪孤身一人,心中有了几分猜测,亦是直言回答:“孙登、朱然、朱桓等人,叛汉在前,羞辱诸葛家在后。”

  “将军不愿忍受羞辱,将于十月秋祭后,亲引荆州水陆大军攻灭伪吴,誓要生擒孙登、朱然、朱桓等人。”

  “将军派我来,是来邀请元逊兄弟,一同发兵攻灭伪吴。”

  诸葛恪吃了一惊:“伯松要出兵灭吴?此话当真?”

  诸葛望眼中有对诸葛乔的崇拜:“将军早就想灭吴了,陆逊被斩,江东大部分兵力都或死或降或逃。”

  “此时不灭吴,更待何时?”

  “元逊兄,话已带到,我就先返回荆州了。”

  “若是去晚了,我的战功就没了。”

  诸葛望没有在合肥城下多逗留,传了话就策马离开。

  看着诸葛望离去的背影,诸葛恪久久不能言语。

  诸葛乔都名震天下要灭吴了,诸葛恪如今却因为东吴内斗而被迫当降将。

  时运如此,令人唏嘘。

  良久。

  诸葛恪长叹一声,返回城中,将诸葛乔要灭吴一事告知满宠。

  满宠大惊失色:“刘备刚死,诸葛乔就要灭吴,他就不担心荆州内部不稳吗?”

  诸葛恪道:“荆州是刘备经营时间最久的地方,关羽和诸葛乔又是翁婿,两人在荆州又多立恩信。”

  “关羽擒于禁、败吕蒙,诸葛乔又败陆逊,擒杀了大半东吴的将士。”

  “翁婿二人,在荆州的声望无人能撼动,不会有蠢货会去挑衅诸葛乔的虎威的。”

  “刘备初亡,刘禅初登基,此时的大汉,亦是需要一场大胜来安抚人心。”

  “以我对诸葛乔的了解,他必然会趁着这个机会兴兵灭吴。”

  “若我料得不差:十月秋祭后出兵只是障眼法。”

  “若我是诸葛乔,在派诸葛望来见我时,就已经发兵樊口了。”

  满宠盯着诸葛恪:“元逊以往,诸葛乔为何要专程遣人来通知你?”

  诸葛恪沉吟片刻:“原因有二。”

  “其一,诸葛乔不希望在攻灭东吴的时候,受到豫州兵侵扰其后。”

  “其二,诸葛乔想用最少的兵力折损灭吴。”

  满宠轻轻抚了抚美髯:“元逊可细说。”

  诸葛恪清了清嗓子,道:“自陆逊等人被擒杀后,孙权就不再理会国事了。”

  “虽然有太子孙登监国,但孙登只是顾雍、张温和朱然等人的傀儡。”

  “这些贼子眼中压根没有去考虑过吴国的未来,他们只是在抓紧时间清除异己。”

  “如此一来,不论今后是降魏还是降汉,他们都能得到优待。”

  “皇帝可以不是孙权父子,治理江东的人却不能少了他们。”

  “诸葛乔必是看清了这其中的关键,才会在这个时候发兵灭吴。”

  “倘若将军在合肥按兵不动,顾雍等人必会再投汉。”

  贾逵质疑道:“你如何肯定,顾雍等人会投汉,而不是投魏?”

  “诸葛乔若是攻打江东太急,我等趁机派人去劝降,就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江东。”

  诸葛恪问道:“贾将军,合肥现在有不弱于荆州水军的水军吗?”

  贾逵一愣:“这有什么关系?只要江东投降了还担心水军比不过荆州水军吗?”

  诸葛恪冷笑:“江东的水军都被诸葛乔打残了,又如何能抵挡诸葛乔的水军?”

  “更何况,若投了魏还要替魏阻挡诸葛乔,那这投与不投,又有什么区别?”

  “你认为顾雍等人,都是傻子吗?”

  “更何况,江东本就曾经归顺大汉。”

  “只要顾雍等人一口咬定是孙权父子拥兵自重叛汉自立,然后将孙权父子绑了去见诸葛乔。”

  “诸葛乔为了安抚江东人心,哪怕知道顾雍等人故意为之,也得接受江东的投降。”

  “投汉投魏,谁有好处,难道还不明显吗?”

  “昔日刘璋是怎么降的,将军难道不知道吗?”

  贾逵语噎。

  魏若是想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江东,又要驱使江东的水军去跟诸葛乔死斗,那真就将江东君臣当傻子了。

  满宠眼神一寒:“诸葛乔想联魏伐吴,又不想惹人非议,故而用此计来逼迫大魏出兵。”

  “如此一来,联魏伐吴就变成了,汉魏瓜分东吴。”

  “真是阴险啊!”

  满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喝令道:“贾逵,速向曹豫州请命伐吴;再派细作去江东打探诸葛乔如今兵至何处。”

  满宠没有犹豫。

  倘若江东士族真的如昔日的西川士族一样,强让孙权父子投降,那这江东就得再次归汉了。

  对本地士族而言,谁执政都没什么区别,重要的是谁能满足本地士族的利益。

  孙权虽然是吴郡人,但孙权的利益若是跟江东士族的利益相悖了,那么孙权就无法再得到江东士族的支持。

  刘璋怎么献西川,孙权就得怎么献江东。

  得知情报的曹植,遣斥候快马加鞭的送往邺城。

  江东战事再起,这让刚因刘备病逝而松了一口气的曹叡,再次将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
  “诸葛乔这厮,刘备这才死多久,他就要兴兵伐吴了?”

  “就不能让朕睡个安稳觉吗?”

  “如此穷兵黩武,就不怕境内士民反叛吗?”

  曹叡忿忿不已,只能在道德上谴责诸葛乔。

  怒归怒。

  曹叡恋恋不舍的让几个秀气的舞男退下,急召司马懿商议。

  司马懿同样头疼不已。

  刚从河内返回没多久,本想着刘备这一死,大魏几年内都能安生了。

  结果刘备病逝还没两个月,诸葛乔就兴兵伐吴了。

  君臣孝礼呢?

  作为臣子,诸葛乔不应该在荆州挂孝吗?

  不仅不挂孝,还擅自兴兵。

  司马懿可以断定,诸葛乔这次兴兵必然没经过刘禅的同意!

  否则这前后的时间是来不及的。

  这要在大魏,司马懿都能弹劾诸葛乔大不敬之罪和欺辱新君之罪。

  司马懿不知道的是,刘备本来就是诈死。

  都诈死了,诸葛乔还挂什么孝?

  诈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魏吴觉察不到真实意图,若还要去管那些繁文缛节,就是在浪费战机。

  兵贵神速。

  诸葛乔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。

  “陛下。”

  “前将军在前线,最能判断江东的局势。”

  “可召令徐州众将,同往合肥助阵,趁机瓜分江东,万不可让诸葛乔尽得江东之地!”

  诸葛乔的凶狠,让司马懿亦不敢有半分的迟疑。

  来回传讯本就需要时间。

  若是决策的时候再拖延,等满宠再得到诏令时,这战机都错过了。

  曹叡道:“诸葛乔善布大局,上回佯攻豫州实算陆逊,直接将孙权的兵马打残。”

  “倘若这回兴兵灭吴也只是佯攻,反手又跑来打豫州,朕就得跟孙权一样了。”

  “仲达,你辛苦一趟,亲自坐镇豫州,节制曹植、曹休、满宠等将。”

  司马懿蹙眉:“陛下,豫州有曹植在,我若去坐镇,恐有不妥。”

  “临阵最忌将帅不和,关中之败的教训,不能再犯了。”

  曹叡蹙眉:“并非朕怀疑曹植,只是以曹植的用兵能力,不是诸葛乔的对手。”

  “仲达不去,朕又如何能放心?”

  “朕会改任曹植为兖州牧,也会给曹植颁发圣旨安抚。”

  “豫州是绝对不能有失的!”

  “否则黄河以南,朕就难以固守了。”

  比起曹丕,曹叡在大局上的判断更敏锐,也更有决断力。

  诸葛乔反算陆逊那一局,令曹叡毛发惊惧。

  连陆逊那么谨慎的人都着了道,曹叡丝毫不敢大意。

  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

  司马懿见曹叡坚持,只能领了圣旨来到陈郡见曹植。

  “诸葛乔为人奸诈,陛下担心曹豫州安危,故而令我来豫州。”司马懿委婉的向曹植表达的了态度,姿态也放得很低。

  曹植跟司马懿以前有过节,若是因为私人矛盾而坏了国家大事,让豫州又上演昔日关中之败,那就真的是亲者痛仇者快了。

  看着姿态谦恭的司马懿,曹植心中的怨气也逐渐消散。

  司马懿是抚军大将军,却要对他这个豫州牧毕恭毕敬,只看这份器量,就足以让曹植心生钦佩。

  如今的曹植也不是曾经那个恣意妄为的植公子了、

  见状,曹植扶起司马懿,回礼道:“抚军大将军一心为国,我甚为钦佩。”

  “我这就前往兖州,为抚军大将军筹措钱粮,决不能让诸葛乔再施展诡计。”

  “我麾下牙门将文钦,对豫州目前的局势颇为清楚,抚军大将军可召其细问。”

  曹植的态度,让司马懿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
  如今局势不明,司马懿最怕的就是曹植自觉受到了冒犯,然后跟司马懿明争暗斗。

  至于曹植提到的文钦。

  司马懿也明白曹植的用意。

  我都这么配合你了,让文钦立些功劳也是应该的吧。

  在跟曹植交接后,司马懿立即召来了文钦询问。

  文钦事先得到了曹植的嘱咐,对司马懿也算尊敬:“禀将军,在将军抵达的前一天,诸葛乔已经攻破了樊口,斩杀了樊口守将孙奂。”

  “荆州水师顺流而下直抵柴桑,柴桑守将不战而降。”

  “吴将朱然如今在庐江郡的皖口布防。”

  司马懿吃惊道:“竟然这么快?樊口易守难攻,诸葛乔是如何攻破的?”

  文钦语气凝重:“据闻,诸葛乔曾放了不少俘虏回江东,这些俘虏又被强征到了樊口、柴桑为兵。”

  “樊口半夜起火,孙奂猝不及防被斩。”

  “柴桑守将亦是担心部下反叛,选择了主动投降。”

  司马懿倒吸了一口凉气:“我们都大意了。”

  “诸葛乔在算计陆逊的时候,就已经在布局灭江东了。”

  “只因刘备病逝太突然,我们都误以为伪汉不会再兴兵。”

  “诸葛乔定是不想先前的布局因为刘备的病逝而荒废,擅自兴兵讨伐江东。”

  文钦惊道:“诸葛乔就不怕被朝中公卿弹劾吗?”

  司马懿冷笑:“诸葛乔是关羽的女婿,诸葛亮的儿子,据闻又是刘禅的义兄。”

  “又功劳卓著,堪称伪汉军中第一人。”

  “谁敢弹劾?”

  “若真有人敢弹劾,刘禅都得先将此人下狱!”

  文钦道:“我们现在要出兵吗?”

  司马懿眼神一寒:“先通知合肥的满宠,出兵濡须口;再让襄城的曹休,遣一支偏军去打宛城,试探宛城守军的反应。”

  “通知各郡,颍川和汝南境内,十里一驿站,违令者免官!”

  司马懿连续下达了十几条军令,大部分都是以侦察和传讯为主。

  文钦听得头皮直发麻。

  若文钦来下令,最多能下达其中的五条,司马懿却是直接下达了十几条,这是要将颍川和汝南彻底纳入眼线之下。

  任何的风吹草动,都不能逃过司马懿的双眼。

  得到军令的满宠,当即就斩杀了江东派来的使者,又以诸葛恪和诸葛融为先锋,驱船挥军攻打濡须口。

  满宠的忽然斩使参战,让建业的孙登陷入了恐慌。

  “丞相,丞相,满宠贼子斩杀我的使者,又遣诸葛恪和诸葛融为先锋攻打濡须口,这可如何是好啊!”孙登拉着顾雍的衣袖,惊慌失措。

  孙登很郁闷。

  都是监国太子,为什么刘禅和曹叡都顺利登基称帝了?

  顾雍板着脸,双手也有些发抖。

  满宠的强势,完全在顾雍的预料之外。

  为什么满宠会看不上江东的主动结盟?

  只要魏吴联手,击败汉那还不简单?

  顾雍虽然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,但在大局上却是远不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的。

  结盟的前提是:有结盟的实力。

  实力太菜,又占了富庶的江东,谁又能瞧得上?

  在诸葛乔的有意导向下,如今的江东很富。

  富到什么程度?

  哪怕不需要顾雍等世族支持,孙权府库中的钱粮也能拉起十万大军打上个大半年。

  若再加上江东世族,江东的钱粮可以支撑十万大军打上三到五年的持久战。

  这还是陆逊战败后的江东!

  江东,就是诸葛乔打造的大汉粮仓。

  诸葛乔看中的就是江东适合耕种,这才会将大量的农具售卖给江东,又生产大量的奢侈品让江东的士民疯了般的去耕地种粮。

  诸葛乔要在这个时候灭江东,除了明面上的理由外,更重要的还是江东的钱粮。

  这些钱粮是不能留给孙权和曹叡的。

  同样。

  满宠和司马懿也盯上了江东的钱粮,打仗要钱粮,恢复民生也要钱粮。

  跟江东结盟,还得替孙权打仗。

  可瓜分江东,谁抢到就是谁的!

  “太子不如,去请陛下。”顾雍无奈,只能将希望又放到了孙权身上。

  孙登都快急哭了:“父皇不在建业。”

  顾雍吃了一惊:“不在建业?去何处了?”

  孙登道:“前两日,父皇说想要回富春祭祖,就带着卫温和诸葛直乘船去富春了。”

  顾雍脸色大变:“陛下是跟着卫温和诸葛直一起走的?”

  这几日,因为诸葛乔兴兵伐吴,顾雍对孙权很少在意。

  毕竟孙权摆烂半年多了,顾雍也不想去劝。

  却不料。

  孙权不声不响的就离开了建业,还是偷偷离开的!

  “陛下这是要干什么?”

  “汉魏贼兵来袭,陛下却偷偷离开了建业?”

  “陛下不在,如何振奋军心?”

  “可恶啊!”

  顾雍气得将附近的木桌给踢翻。

  孙权这一跑路,直接将顾雍、张温等人的退路给堵死了。

  按照顾雍张温的想法,若实在守不住,那就效仿西川士族劝孙权投降,倘若孙权不想大家体面,就强迫孙权体面。

  如此一来,孙权可以封个公,而众人也能保住在江东的利益。

  而现在。

  孙权不在建业!

  若是开城投降,那顾雍张温等人只是一群提前投降的降将。

  利益?

  降将还想要什么利益!

  不仅没有利益,还得挨骂。

  孙权到时候在吴郡听闻顾雍等人降了,还能大义凛然的发声谴责。

  顾雍等人的名声也就没了。

  名声没了,又是降将,这今后的处境可想而知!

  想要体面的活着,就必须是孙权主动带着顾雍等人投降!

  孙权这招釜底抽薪,直接让顾雍陷入了被动。

  “诸葛瑾呢?”顾雍想到了赋闲在家的诸葛瑾,语气凌厉。

  孙登弱弱地道:“诸葛瑾赋闲在家。”

  顾雍送了一口气:“太子,眼下必须得有决断了。”

  “速调朱然回濡须口抵挡满宠,再遣诸葛瑾去见诸葛乔,争取时间。”

  “我立即去富春求见陛下,一定能将陛下请回来主持大局!”

  孙登道:“可即便这样也挡不住啊。”

  顾雍跺脚道:“太子,这个时候还想什么挡住啊!”

  “诸葛乔和满宠这是想要瓜分江东,我们要想的是如何能体面的活着!”

  “不论是投汉还是投魏,都得陛下回建业来决断!”

  “陛下不回来,丢掉江东基业的责任,就得太子一人承担了!”

  孙登吓了一跳:“我只是太子。”

  顾雍冷哼:“可你现在是监国太子,监国半年就成了阶下囚,太子还如何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。”

  孙登瞬间被吓哭了:“丞相救我!”

  顾雍安抚道:“太子勿忧,在我回来前,一定要守好建业,决不能让建业丢了!”

  “我等的体面,就尽在太子之手了。”

  “太子你要记住,只有我等体面了,你今后才能体面!”

  “自古亡国之君,若无人庇佑,一杯毒酒就能让你殒命!”

  孙登连连点头:“我亲自去请诸葛瑾!”

  看着孙登离去的背影,顾雍的眼中闪过凶光:“陛下,你让我太失望了!”

  “你以为你金蝉脱壳去了富春,就可以将亡国的责任都推卸到我们的身上吗?”

  “你太小看我了!”

  “也太高看你自己了!”

  “江东,是江东人的江东,不是你一个人的江东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aali.net。奇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laali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