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(二合一)_神诡大明:灵能飞升
奇书网 > 神诡大明:灵能飞升 > 第八十三章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(二合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八十三章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(二合一)

  仅时隔一天。

  晨光熹微之时。

  田义便急匆匆的走至乾清宫内,躬身道:“皇爷,松江之事有眉目了。”

  “这些奸贼用的是李国舅的船队,事情已经被人捅出来了!”

  对此,朱翊钧早有觉悟:“有这些亲戚,真是朕的福气啊。”

  李太后的亲生兄弟,伙同其他仓库总管,倒卖旧军火,拿这些已经发霉的废物,以次充好的卖往南洋。

  祸害的是南洋的蕃国,顺带着清理库存。

  这门生意就是朝堂上下默认的,李家只要富贵,不要其他。

  但是,人心不足蛇吞象,他们反倒借此搭上了徐家的走私,将这支船队给他们的奴隶贸易打掩护。

  眼下,却正好被人拿来做文章。

  攻讦不了皇帝,还攻击不了皇帝身边的人?

  现在这件事情被张居正暂时扣下了。

  不查有不查的好处,现在顺着徐阶晋商的这条线往下摸索,刚刚查起来一点眉目,立马有事情被捅了上来。

  还涉及到皇帝生母,那位近乎销声匿迹的李太后。

  张居正在等皇帝的态度,而其他人也在等。

  皇帝既然如此圣明,摆出堂皇大势欲匡正天下,然事情落到亲近之人身上呢。

  在金座上,朱翊钧起身说道:“书云:无偏无当,王道荡荡;无党无偏,王道平平;无反无侧,王道正直。”

  “若政如冰霜,则奸宄消亡,威如雷霆,则贼寇不生。朕为天下君,焉能怀私以开邪枉之门。继续查,朕倒要看看,还有谁,在吃里扒外。”

  就算是杀了这位国舅爷,担上刻薄寡恩的骂名,也要查。

  朕刚要变法,要对你们进行考成。这事情就出来了,未免来的太及时了些,这就是试探皇帝的底线啊。

  朱翊钧宁背一世之骂名,也要一以贯之。

  亲戚是什么,亲戚就是狗屎,一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。

  田义微微抬头,只见皇帝周身光芒依旧,当即点头:“臣,遵旨。”

  朱翊钧目送田义从殿中退了出去。

  殿外。

  冯保和朱希孝纷纷凑了过来,询问的望向田义:“如何?”

  田义缓缓摇头。

  众人了然。

  对于他们来说,其实早有所预料。

  嫉恶如仇的人会做什么选择,已经不言而喻了。

  只是难免为皇帝担心,为他们自己个担心,这有朝一日事情落到自己头上,他们也能如此吗?

  想来唯有不偏不倚,方得始终。

  而冯保却蹙眉,上前一步,拉住了欲要离去的田义:“田家,你知道不知此事的严重性吗?这不是使皇爷为难吗?”

  武清伯李伟和他的儿子作为皇亲国戚,这次罪责难逃,但是不能往皇帝身上泼污水啊。

  田义回首望向宫内,坚定的说道:“我岂能不知,但,这就是皇爷的意思。”

  以一位皇亲国戚来祭旗,担着刻薄寡恩的名声,也要继续下去。

  新政,需要人来祭旗。

  陛下一意孤行,岂是他一人所能阻拦?

  陛下的意思,就是大势。

  说罢,田义奋力甩开了冯保的手臂,大步向前。

  众人肃然起敬。

  而这桩案子顷刻之间。

  便在勋贵之中掀起了欣然大波。

  皇帝放开限制,于是三法司纷纷开始行动,上书弹劾李家父子两人贪蠹误国。

  就连流转京畿的士子,也有所耳闻。

  弹劾的奏章已经送到了御前,只等内阁决议,这桩大案就要三司会审。

  只一天的功夫。

  此事在皇帝和众人的推波助澜下,愈演愈烈。

  无论街头巷尾,还是大小衙门,亦或者茶馆酒肆,都能听闻这桩闹剧。

  甚至是有些失控了,这让局势愈发诡谲。

  其他人怎么也想不明白。

  陛下真就不管不顾了,事情闹这么大,如何收场。

  此刻,身处李家府邸的父子两人也聚集在厅堂内。

  身处舆情漩涡。

  被誉为天下第一皇亲国戚的武清伯李伟,哪怕其他人都说他们是靠着卖女儿上位的,但确实是当朝显贵。

  其素来低调行事,蒙声发大财,专心致志于赚钱,赚大钱,赚没良心的钱,十余载就拉起大片家业。

  武清伯李伟望着自己的儿子,他的女儿在宫内几乎从不联系,但这层关系到底是断不掉,他说道:“我们这是沦为陛下和朝臣们斗法的工具了。”

  当朝国舅李高说道:“难道就不能去求一求姐姐吗?”

  李太后到底是今上的生母,他就不信,还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。

  武清伯李伟立马摆手:“正因如此,才不能去求情啊。”

  皇帝是个什么性子,到底要做什么,这段时日众人已经看的很明白了。

  其嫉恶如仇,志向高远,至情至性,眼里容不得渣滓。

  “那他们哪来的底气!就不怕太一降罪吗?”李高浑身都在颤抖,这个世道到底怎么了?

  不就安安稳稳赚点没良心钱吗。

  武清伯李伟看的分明,他示意自己的儿子稍安勿躁:“因为世宗临凡,当初的飞升者也下凡来了,所以此间人心思动啊。”

  你说这些盘根错节的士大夫们哪来的底气。

  就是尊王攘夷,你家有皇帝,但我家也有,大不了,逃到海外去。

  这些人不仅要阻碍新政,还要打击他们这些新贵,海外的奴隶贸易他们也垂涎若渴。

  举着世宗的大旗,借他们的手,利用孝道,对当今皇帝重拳出击。

  但从表面来看,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一桩举报。

  “我们是棋子。”李家上下如丧考妣,这几乎就是必死之局,他们只能束手就擒了吗。

  皇帝重在秉公执法,历历有据,但问题就是他们真的不干净啊。

  越查,李家就臭的越厉害。

  而这些人就是要让他们遗臭万年。

  就是用他们家给皇帝脸上泼污水。

  所以,绝对不能查。

  武清伯李伟在大堂内踱步,思虑良久。

  最后,李伟望着供奉于其上的太一神牌。

  李伟心思一转,望着自己这具衰残之躯,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和家族,已经有了决议:“我欲赴死,吾儿则可保全性命,留待有用之身,为父报仇。”

  “父亲!”李高悲愤不已。

  “这是我们李家的一线生机,不要再说了,我意已决。”武清伯李伟说道。

  只要太后还在,他们纵使不能大富大贵,也能绵延万代。

  交待完自己的儿子,武清伯连夜请来了英国公张溶。

  他在侧门上迎接低调前来的英国公张溶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aali.net。奇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laali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